本區搜索:
Yahoo!字典
打印

[中史] 幫我評一評ESSAY THX

幫我評一評ESSAY THX

李鴻章認為甲午戰爭戰敗主因,在於「以北洋一隅之兵力,博倭人全國之師」你同意嗎? 15分

甲午戰爭發生於1894至1895年。戰果為清廷戰敗,事後其亦被逼與日簽訂馬關條約。李鴻章認為戰敗之主因,在於「以北洋一隅之兵力,博倭人全國之師」,我對此並不認同,現將析論如下:

其一,清廷與日方的軍備差異極大,前者大大落後於後者,自然落敗。在甲午戰爭前,清廷之洋務運動正進行得如火如荼,北洋艦隊亦是洋務運動之產物。然而,慈禧擅自挪用軍費興建頤和園,導政軍隊十年來未有添置一首新艦。據統計,清廷在毋午戰爭的參戰艦只有10首,而日方斧有12首,前者性能比後者為差。因此前者自然落得慘敗下場,故軍隊數目並非戰敗之主因。

其二,清廷戰略錯誤,故被日軍大勝,於戰爭落敗。行軍打仗除軍備重要外,戰略亦不能忽視。清廷在甲午戰爭中,戰略頻頻失誤,致使日軍得以戰勝,如據北洋艦隊軍官沈壽堃所指,日方以魚貫式進攻,清方以雁行式禦之,及後日方改以左右包抄進攻,清方仍墨守成規,終被日方重創。另外,李鴻章亦在黃海海戰中使出保船制敵戰略,結果失去制海權,最終亦落得慘敗下場。由此可見,清廷戰略失誤,不思變通,方為戰敗原因,人數多寡並不是問題。

其三,清廷寄望列強調停,沒有採取軍事行動,致使讓日軍先發制人,為後者取勝。李鴻章囿於國際形勢認識不足,企圖以夷制夷,以俄,英調停戰爭。然而,日本向英國保正不會波及長江流域,又向俄國指不會防礙其於東北及朝鮮發展,致使列強採取聯望態度。其後日本先發制人,突襲清軍,清廷才倉卒應戰,事以至此,自然招致慘敗。因此清在甲午戰爭落敗,可謂清廷遭列強袖手旁觀所致,人數多寡對大局並無影響。

其四,在甲午戰爭前夕,日方全國軍民一心,積極備戰,而清方卻和戰不定,頻頻內閧,少不免落敗。日本為了此戰爭動員全國人力物力,如日本政府公佈陣事公債條例,募集了五千萬日元軍費,人民又自發捐款,可謂積極備戰,謀略已久。然而,中方則和戰不定,以光緒帝及翁同龢的帝黨主戰,以慈禧,李鴻章為首的后黨卻主和。國家政策搖擺不定,自然無法招架與其大相徑庭的日方。因此,國家政策,民心穩定是戰勝與否關鍵之一,與兵源人數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李鴻章認為甲午戰爭戰敗之主因,刀由於對方兵源人數懸殊問題,故提出「以北洋一隅之兵力,博倭人全國之師」方為戰敗主因。本人對此不敢苟貼,因為兵源多寡對戰局沒有關鍵性之影響,如東晉肥水之戰,晉軍以少勝多,又如南宋崖水海戰,宋軍以多敗少於元,這皆正明此論點不足。相反,古語有云「貴精不貴多」,兵源質素方為戰勝之關鍵。日方在甲午戰爭時,明治天皇親自到前線指揮,日軍自然軍心大振,百戰百勝。相反中方兵源質素差劣,據當時所示,參戰的官兵皆有煙隱,戰鬥力差劣。而兵將膽怯,如「長腿將軍」葉志超,這皆正明中日兩方兵源質素的對比,亦由此正明,兵源多寡不是戰敗之因,兵源質素才是。

總括而言,軍隊數目不是甲午戰爭中清角戰敗之主因。相反,國家決策隱定,認清形勢,軍備充足,戰略正確及兵源積質素完善才是決定勝負之關鍵。因此,可總結出甲午戰爭中,清方戰敗之主因,刀在於日方實力強橫及準備充足,而非兵源數目問題。

請各位師兄狠評不才之劣作 我15分可以拎幾多,, 有咩要改善 THX
   

TOP

[隱藏]
我認為你個總結度有個小問題
你有句係話"李鴻章認為甲午戰爭戰敗之主因,刀由於對方兵源人數懸殊問題,故提出「以北洋一隅之兵力,博倭人全國之師」方為戰敗主因。本人對此不敢苟貼,因為兵源多寡對戰局沒有關鍵性之影響,如東晉肥水之戰,晉軍以少勝多,又如南宋崖水海戰,宋軍以多敗少於元,這皆正明此論點不足。"
前半句冇問題,但後半句就有d問題,我覺得你唔洗打果句兵源多寡對戰局沒有關鍵性之影響,你咁打呢句,就有問題。試問軍隊數量又點會對戰爭冇關鍵性影響,例如蘇聯係二戰同德國打,就係靠數量,講返中國史咁,係春秋戰國個陣,個陣d霸主崛起,唔係靠軍隊勢力,咁係靠咩?
我覺得呢,如果你照要打呢句就應該話兵源多寡對戰局不是一個最決定性既因素影響戰事。

TOP

多謝樓上師兄既指點!

TOP

重要聲明:小卒資訊論壇 是一個公開的學術交流及分享平台。 論壇內所有檔案及內容 都只可作學術交流之用,絕不能用商業用途。 所有會員均須對自己所發表的言論而引起的法律責任負責(包括上傳檔案或連結), 本壇並不擔保該等資料之準確性及可靠性,且概不會就因有關資料之任何不確或遺漏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或 損害承擔任何責任(不論是否與侵權行為、訂立契約或其他方面有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