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區搜索:
Yahoo!字典
打印

[中史] 備戰DSE:中史技巧/重點內容全介紹

因果關係題(7):例題三

題目:有人認為洋務運動的失敗,主要在於改革不全面,只側重軍事與經濟層面。你同意嗎?試援引史實加以析論。(15)(2012年試題)






先引三位考生的答卷範例,以下為出處的打字版本(字數包括標點):


考生一:
有人認為洋務運動的失敗,主要在於改革不全面,只側重軍事和經濟層面,我同意,以下析述之:

首先,洋務運動的推行者如恭親王奕訢、李鴻章、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等人忽視外國富強之道,只認為中國之多數沒有問題,只側重經濟和軍事發展。他們主張「師夷之長技以制夷」、「以中國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而不知西方的富強之道是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社會等各方面的發展,只認識到只要學習西方的船堅炮利,即可制勝西方,並以為中國的名教沒有問題,改革不全面自然失敗。

洋務派僅在英法聯軍之役和太平天國之亂中見識到西方的船堅炮利之厲害,於是只改革軍事和經濟方面之弱,卻忽略西方的富強之道。他們設福州船政局、江南機器製造總局、天津電報總局,辦洋槍隊、湘軍、淮軍等,卻於甲午戰爭一役顯示了洋務的失敗,可見只改革經濟和軍事是不足的,洋務因此失敗。

有人指出洋務運動非因改革不全面,乃是守舊勢力阻撓,例如慈禧挪用海軍軍費和倭仁反對洋務。然而我不同意這說法。慈禧挪用軍費,即顯示統治階層以權阻撓改革,故理應進行立憲制度的改革,因此洋務運動失敗之因是忽略了政治改革。倭仁等守舊官員反對,可見新式教育和選官途徑需要改革;民智未開就是反映了缺乏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忽略全面改革包括政治、文化、教育方是洋務失敗之因。官督商辦制度使官員洋務推行時能貪污,中飽私囊,虧空公款,這也是官僚腐敗的結果,因此歸咎於洋務欠缺全面改革,其失敗也因忽略全面改革。

總而言之,我認同洋務運動失敗在於改革不全面。(640字)

考評局評語:考生持同意立場,立論清晰明確,對改革如何有欠全面有較完整分析,亦言之有據;考生亦能提出駁論,於分析過程展示其對洋務運動有廣泛認識,並能指出有關洋務運動其他失敗原因俱由改革欠全面所導致,論析合理,充實有度。整體言之,內容豐膽,條理分明。


考生二:

我同意洋務運動的失敗主因在於改革不全面。

洋務運動的核心思想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即中國的優良政制傳統不需改變,只需在軍事和經濟層面上作出改變。最後,洋務派只學習西方的船堅炮利,不配以政治制度的配合。結果,洋務運動於中日甲午戰爭中大敗。故此,洋務的改革不全國是其失敗的主因。

而慈禧太后的阻撓雖為其中一個原因,但並不重要。慈禧太后挪用海軍經費,建頤和園,令北洋艦隊未能添新艦。事實上,如果北洋艦隊經費充足,但忽略政治層面的改革,仍不能戰勝日本。可見,改革不全面是洋務失敗的主因。

再者,守舊官員的反對也不致於導致洋務運動的失敗。守舊官員視西方技術為奇技淫巧,只會減慢洋務的推進,終引致失敗。假若官員十分支持洋務,但只顧軍事、經濟上的改革,一樣不能成功。甲午戰爭一樣標誌洋務的失敗。

總括而言,洋務運動的失敗,在於改革不全面,只側重軍事與經濟層面。(371字)



考評局評語:考生認同不全面改革為洋務運動失敗的主因,亦有駁論支持,而且立場前後一致,思路清晰,緊扣題旨,惜析論流於表面,頗欠具體史實支持。




考生三:
我只在部分同意洋務運動的失敗在於改革不全面。

洋務運動中的領導者大多把集中力放在軍事改革上,例如以新法練兵,引入西洋科技及建新式兵工廠等,但卻忽略了其他方面,例如經濟和法治,但令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卻不止這一項。洋務運動是中國史上最初向西方學習的改革運動,自然欠缺經驗,加上守舊勢力排斥西方,對西方科技認識腐淺,也對洋務運動加以阻撓。

而且洋務運動的中央領導者只有奕訢一人,加上他受慈禧猜忌,沒有勢力權力,洋務運動便因此失敗。而且洋務運動推行時,民智尚未完全開啟,人民也無法全心全意接受這種西化運動。因此,洋務運動的失敗,除了是領導者局限於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框框外,亦因守舊派勢力阻撓,領導者見識淺薄,以及民智未開所影響的。因此,我只在部分認同洋務運動的失敗,主因是改革不全面所致,而應是各方面的不足而引致失敗的。(357字)



考評局評語:考生採部分同意的立場,作答內容尚能回應題旨及提出個人觀點,但在最關鍵之處,即何以改革有欠全面只為「部分」原因時則未有充分解說,反而詳述洋務運動的其他失敗原因,輕重主次未能準確拿捏。全文組織有度,表達流暢清晰。




無可否定,三份考生中自然以考生一的答卷最為理想。逐篇的評語考評局的評語已有簡單的說明,同學應不難理解。故此,本文只歸納及綜合評價數點。首先是題目拆解:


  • 第一,本題的「改革不全面,只側重於軍事與經濟」層面到底是一個原因,抑或是兩件事,素有爭議。考生一和考生三視之為一件事,即「側重於軍事與經濟」為「不全面」一說的範圍收窄;考生二整體來說亦然,但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及其後的論述,似乎暗示洋務運動缺乏深度,又有點分開論述的味道。若只從該句來審題,視作一個原因對待斷無不妥,因該句沒有「及 / 與 / 和」等提示字眼。所以,評卷參考的答題建議反映考評局本意是兩大原因,但評分時都沒有因此而扣分。

  • 第二,本題再次證明了單核心試題不宜採部分同意立場。所謂單核心題型,簡單來說就是「一點對一點」,即題旨的關鍵是一個原因、一個結果,而雙核心題型就是其中一者有兩項,如「安史之亂反映了玄宗施政不當,以及當時制度不行」等等。既然只有一項,要達成「部分同意」的立場,所需功夫就更多。如考生三,考評局的評語無明確否定這種做法之可行性,但指出「輕重主次未能準確拿捏」、「何以改革有欠全面只為部分原因時則未有充分解說」,表示了這做法要求一方面論證「題旨原因」成立,另一方面又要指出為何「題旨原因」未能單獨作為主因(局限),然後才能提出「其他原因」,並析論「題旨原因」如何與「其他原因」平分秋色,才屬扣題的寫法,難度極高。

  • 第三,由於三位考生都認為「題旨原因」的兩句應合併來說,即只有一個原因,對於15分題目而言難度較高。因此,三位考生都有破論段落,但我仍然堅持持同意立場不必有破論。




其次是具體點評。評分不外乎內容、扣題、組織等數方面,下將一一析述:



  • 對洋務運動的認識方面,序次也是一 > 二 > 三,但即使是考生一,也不見得十分理想。請注意,考評局對考生一的評語為「完整的分析」,而非「深入的分析」。當然,考生一感覺上對洋務運動的認識的確甚深,只是由於處理題目的手法未臻佳妙,導致未能一展所長。考生二、三的史實認識程度更弱,如考生三只能道出奕訢、考生二更只能說「洋務派」,較好的做法是「洋務派如奕訢等」。在直接回應的段落,兩位考生都只能圍繞「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和僅認識西方為「船堅炮利」作空泛的論述,質素殊不理想。

    事實上,三位考生很多時候可以豐富內容的機會都沒有好好把握。如在說明洋務運動只側重軍事與經濟(即沒有其他層面),考生既可說明其他西方富強之道,甚至解釋其他層面與軍事、經濟的緊密關係,又或者利用一些後來已知的具體政策去發揮,如洋務運動只有更換武器,但沒有行兵制改革(晚清改革有),兩者已有深度上的差異,很容易說明洋務運動的不足。

  • 扣題與組織方面,考生一雖有破論,但能寓破於立,將「其他原因」解釋為「題旨原因」,是一次成功的嘗試。考生二所選取的「其他原因」與考生一相若,但僅為破論,而且理據薄弱,只能道出「即使沒有『其他原因』,洋務運動同樣會失敗」,卻未能對此說作出解說,故落得「析論流於表面」的評語。考生三的核心思想是「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卻不止這一項」,其實是暗示同意題旨原因的重要性,但卻沒有對題旨原因作充足的論證,又犯有解題第二點的不足。

    至於考生一,駁論做得比立論好。以這題而言,一個完整的段落內容應包括三個部分,洋務運動改革不全面(史實)、改革不全面與失敗的關係(推論)、洋務運動失敗(史實)。考生一的推論內容相對薄弱,也反映了考生一(三位考生亦然)將重點放於教科書的「洋務運動失敗原因」,而沒有從整個洋務運動的史實去擴充答卷,如洋務運動的次序是先強兵,後富國,正是因為不久發現支出鉅大必須開源,但同時若吏治不清,富國、強兵政策的成效亦大減,如官督相辦。考生一僅能點明「改革不全面自然失敗」,令人失望。

    組織方面,三位考生基本論文結構(起首、正文、結尾)具備,問題不大。論點段的不足可見於上文。
中史補習基本已滿,多謝支持。

TOP

[隱藏]

TOP

因果關係題(8):二選一因果關係題概念說明

在因果關係題的基礎之下,試題亦有不少變奏,就如本文所探討的「二選一因果關係題」(或稱「比較關鍵題」,其實可以是N選一),設題原定和技巧固然不脫因果關係題的核心特色,但也有其獨特之處。一如以往,首篇的文章以介紹概念作入題,為其後的技巧舖路。

簡介、量化分析

顧名思義,「N選一因果關係題」只是在因果關係題的「點對點」式的基礎上,提供更多選擇。這種設題的目的亦不問而知,是為了逼使考生寫駁論段落。由於因果關係題的「題旨原因」以大路的原因為主,回答同意的考生眾多,分數亦較穩定。相反,持反對立場的考生表現兩極,更為令人卻步。加上,反對題旨的考生不乏背誦「其他原因」,或試圖扣題卻因功力不足而被視為背誦者,變相現時訓練考生思維的教學成果不彰。這樣,考評局加設「N選一因果關係題」,起碼要收到以下效果:

  • 第一,將答題內容的範圍縮減至「題旨原因A」、「題旨原因B」等,變相直接背誦其他原因C、D、E將不可取。

  • 第二,因有「你較同意哪種說法」,換言之在答題時,除了要解釋「選擇A的原因」,更要說明「不選擇B的理據」,不能因A正確而自然否定B,即是必須有駁論段落。

  • 第三,繼承上述兩點,收窄範圍令考生一般會寫於答卷的駁論選擇不多,在相近內容上的比較更能考察不同考生的思辯能力,也便於評卷員給分。對於考生來說,聚焦兩點也應該比空泛的範圍更容易思考反駁論點(通常題旨原因A、B各有長短,不會刻意刁難考生)。


N選一題型一般出現的頻率遠少於普通的因果關係題。但在2014年試題中,卷一的第三題、第五題都設有二選一,而2014年試題普遍相信與2016年改制有相近之處(見〈卷一必答題趨勢:背誦必不可少〉一文),因此這題型實有認真下功夫的必要。


表1:考評局卷一選答題試題統計
試題 / 題型

因果關係題
二選一因果關係題
三選一因果關係題
樣本試卷
4a
/
/
樣本試題
4c, 5c
7c, 8c, 9c, 10b
/
練習卷
3b, 6c
/
/
2012年文憑試
2c, 4b, 5b
/
/
2013年文憑試
2c, 5b
/
/
2014年文憑試
2c
3b, 5c
/


基本上,N選一不出二選一和三選一兩個選擇,因為多於三個的選擇其實設題用意不變之餘(即無增加的效果),但處理分數上和時間上的難度均增加。雖然,現時尚未見有三選一式的因果關係題,但似乎並非無稽之談。只是,為了方便同學,下文及後文仍以二選一式為例。




形式與方向

所謂「形式」,其實是指「題旨原因A」與「題旨原因B」的性質。先列樣本試題的題目如下:

  • 清代覆亡的原因,有人認為是清政府歷次圖強失敗;亦有人認為革命思想深入民心所致。你較認同哪一種說法?試援引史實加以析論。(10分)
  • 有人認為中國兩次中日戰爭的勝敗,關鍵在於外交政策,而非軍事策略。你同意嗎?試綜合各資料及有關史實加以析論。(15分)
  • 1924年至1946年間,國共始終未能衷誠合作,關鍵在兩黨的利益衝突,抑或受外力影響所致?試據史實加以論析。(15分)
  • 「文化大革命」是一次長達十年的全國群眾運動,資料二及資料三都是這次運動愈演愈烈的原因。你認為哪一項較為重要?試據史實加以論證。(10分)


在四題當中,第1及第4題其實是最典型的。兩題明確論及「原因」,使人一望便知是因果關係題,只是第1題直接交代原因,第4題利用資料,要求考生作歸納。嚴格來說,後者更能分出考生高下,蓋實際掌握到的「題旨原因」,全視乎你對於資料的理解能力,換言之發揮或限制的空間全由自身。

驟眼看來,第2題與2012年試題「有人認為洋務運動的失敗,主要在於改革不全面,只側重軍事與經濟層面」略有相似,其實不然。但是,2012年試題的「改革不全面」本來發揮空間甚大,而後句「只側重軍事與經濟層面」是代定義,局限了考生的發揮。而樣本試題雖同為「你同意嗎」的句法結構,但是先設了同意與不同意的原因,兩者應分而視之。換個角度,例題3可改寫成「國共未能衷誠合作,是因為兩黨的利益衝突,而非受外力影響所致」,例題2亦可改為「兩次中日戰爭的勝敗,關鍵在外交政策,抑或是軍事策略」等。



以二選一題型而言,題旨原因A與B絕對是答題的關鍵,兩者相關、不相關,是否會影響思考論點的思路呢?答案是肯定的。

  • 第一種形式:A與B屬不同層面的原因,故無相疊、無矛盾,如上舉例題2。

  • 第二種形式:兩者有關係,如例題1可以是因為清圖強失敗,所以才會令革命思想深入民心,即A導致B(或說B是A的影響)。亦可以不屬因果關係,如「有人認為安史之亂的爆發,是因為玄宗的不當,也有人認為是由於安祿山野心過大」,坐視安祿山坐大其實就已經是玄宗的不當,即前文曾提及的「大與小」。

  • 第三種形式:兩者矛盾,最典型的例子是「有人認為秦因行封建而速亡,也有人認為秦即使不行封建也會速亡,你較同意哪一種說法?」,也就是說B是「A的對立」,兩者根本無法並存。又如「有人認為晚清改革加速了清代的滅亡,又有人認為晚清改革延長了清代國祚」等,雖然A、B變為結果而非原因,但矛盾的色彩依然。


誠然,混淆於分類的同學必然佔大多數,如例題3的原因A是內在外慮,B是外在考慮,其實應視作第一種形式。但2014年士族試題,問「南朝時期士族勢力衰落,有人認為是由於君主刻意裁抑士族,亦有人認為是士族本身日益腐化所致」。站在士族的立場,前者原因是被動的,後者是主動的,由於這類型試題不容許同時承認兩項原因,往往有同學誤會為「矛盾」。其實,從嚴來說(從寬的話A與C界線會更模糊,更難分辨)是屬於A。當然,要歸類於B的話,也不是沒有可能,如指出「正因為士族腐化如不重實務,君主才能成功裁抑」,但一來不察「刻意」一詞的話分數或不理想,二來由A到B,正是拆解這題型的其中一個關鍵,故實際為A或B並不重要,重點是有分析A與B的意識,然後才有望作進一步處理。

[ 本帖最後由 abc281007 於 2014-8-15 01:49 AM 編輯 ]
中史補習基本已滿,多謝支持。

TOP

因果關係題(9):其他思考點

繼承〈因果關係題(8):二選一因果關係題概念說明〉提出的例題與三種形式,本文提出一些其他方法幫助考生。



三種形式
  • 第一種形式:A與B屬不同層面的原因,故無相疊、無矛盾。

  • 第二種形式:兩者有關係,如例題1可以是因為清圖強失敗,所以才會令革命思想深入民心,即A導致B(或說B是A的影響)。亦可以不屬因果關係,如「有人認為安史之亂的爆發,是因為玄宗的不當,也有人認為是由於安祿山野心過大」,坐視安祿山坐大其實就已經是玄宗的不當,即前文曾提及的「大與小」。

  • 第三種形式:兩者矛盾,最典型的例子是「有人認為秦因行封建而速亡,也有人認為秦即使不行封建也會速亡,你較同意哪一種說法?」,也就是說B是「A的對立」,兩者根本無法並存。又如「有人認為晚清改革加速了清代的滅亡,又有人認為晚清改革延長了清代國祚」等,雖然A、B變為結果而非原因,但矛盾的色彩依然。




其實,前文所引數題的同意立論與駁論也不出前文介紹的方法,同學可自行參考樣本試題評卷參考的相關內容,不贅。


在三種形式中,形式一表面上並無仕何直接關係(實際能否轉化為形式二全視乎考生能否作合理的聯想),與形式二恰好相反。因此,形式一可以考慮直接沿用前文所教授的反向推論、時間差等方法了事。至於形式二,則是旨在在先寫原因A的直接原因的前提下,將原因B視作原因A的間接原因,這便不是同意原因A而認為原因B沒有出現,而是同意兩者,但在重要性方面作出判斷。當然,寫起來並不是想像中那麼容易,感到難以駕馭的考生將之視作形式一處理也沒有問題。畢竟實際的形式並不重要,關鍵是辨出形式所帶來的選擇,而形式二提供的方法是「形式一的方法 + 將原因B置於原因A之下」,若恐弄巧成拙而反向推論或時間差已經足夠的話,保險一點也未嘗不妥。



形式三縱然是兩個原因不能並存,即若原因A成立的話B則必不成立,但這並不代表無須再次否定B,因為論證原因A成立能得到否定B的客觀效果,但在答題角度,該段的內容始終只是立論,單憑這點並未符合「較不同意」的要求。所以,考生最好還是挑選一個原因B的論點加以駁斥。不過,形式三的A與B既然對立,很有可能是一者正面而一者負面,那麼在反向推論早已使用過的情況下,可能會有點難以處理。




其他思考點

因此,本文提出三項使用率理應較低,但不妨參考的思考點:


  • 遠因與近因(原因出現的時間與結果的距離)
  • 前期與後期(原意與現實的落差)
  • 常例與特例(例子的必然性與偶然性)


第一點「遠因與近因」與「時間差」大同小異。時間差是針對一個題旨原因,與題旨結果的發生相距是近是遠,若然是採同意立場,近的話可充作直接原因,遠的話便是間接原因:若然是反對題旨,遠的話則收窄定義至原因只適宜作直接原因。但「遠因與近因」是兩項題旨原因之間的出現時間比較,簡單來說便是應付形式二的常用手法,在「時間差」思維的基礎上再作補充。若支持遠因,遠因或者可包括近因,那麼近因既然是受遠因影響,重要性來說自然是遠因大於近因。若支持近因,兩項原因應有一定程度的關係(形式二條件),但遠因出現時沒有導致題旨結果,反而近因卻促成結果,那麼在同一範圍上,近因的程度明顯較高。

例如問「唐亡的原因是安史之亂抑或民變」,明顯前者是遠因而後者是導火線,關係可以是安史之亂 --> 藩鎮割據令國入驟減 --> 加兵加稅民不聊生 --> 民變。兩項原因的共同點是安史之亂也會造成民間不滿,但規模遠比晚唐民變較小。若支持「民變」,首先可說安史之亂後「唐亡」沒有緊接出現,因此對唐亡影響可謂微乎其微,然後再補充安史之亂即使會導致民變(同意「安史之亂」的間接原因),但規模遠不如晚唐,不足以令唐亡。最後再歸咎晚唐民變於較直接的原因,如晚唐加稅或藩鎮割據,而非遠因「安史之亂」,將兩者關係撇清。支持「安史之亂」的則很簡單,將晚唐民變的背景寫成與安史之亂有關,換言之民變只是安史之亂的其中一個影響,而安史之亂對唐亡尚有其他直接影響(直接原因),相比之下自然是「較同意」安史之亂的影響力。


第二點「前期與後期」的思考適用於普通的因果關係題題型。所謂「前期與後期」,主要指一項政策或制度在長期的實行期間,一般只有初期能夠符合原意,運行日久流弊漸生,便有違初意了。相信這個特性在選修單元修讀制度與時代演變的同學會相當清楚,但其實治亂史不乏政策或制度的內容,最明顯的例子如各教科書都會講述宋代中央集權只有一時之效,後來實是走向皇權與相權並漲的時期,南宋宰相兼樞密的大有人在。用最簡單的語言,有時提到的「好處」只是理論上的,非屬於創制的本意,卻與現實出現差距,選擇「本意」抑或是「現實」就能應用於不同立場,如周代宗法制度利用血緣鞏固了周室統治,起初是收效的,後來血緣日淡作用便不大了。


第三點「常例與特例」的精神與第二點如出一轍,都是旨在利用反方論點不是歷史現實的主流,但針對的是一些史例。論證的立論不能只有分析,不然便流於空疏,因此必須有史實支持,文憑試考生運用史例的次數遠多於數據,所以反對其例是有道理的。當然,在立論論證時,提出「特例」也不為過,但反對時定義從嚴就另作別論了。當然,單單批評對方的例子為「特例」,不足以解釋整個時期或因果關係是難有說服力的,必須有其他補充。有些時候,要否定題旨,對方提出了史例,己方列舉另一史例亦是可以接受的做法,如「有人認為貞觀之治是由於繼承歷代制度」,本身這個因果關係便是基於史實(原因與結果均存在),要反對的話可以舉出隋煬帝同樣也是使用相同的制度,卻促成隋速亡,可見使用治亂的關鍵不在於制度。
中史補習基本已滿,多謝支持。

TOP

TOP

因果關係題(10):資料是否足以解釋某事

在樣本試題、2012年以及2014年試題中,都有設問考生認為資料是否足以解釋某事,似乎日後都會出現這類型的試題。只是,從2012年的考評報告可見,考生表現參差,到底面對這類題目應該首先留意什麼?與其他「因果關係題」有何局別?本文作為因果關係題的最後一篇,將一一剖析。


概念解說

2012年的考評報告,針對考生在這題型的答題技巧,提出了以下數點:

  • 立場為「足以解釋」的,偏又列舉出資料所無的「其他原因」。
  • 立場為「不足以解釋」的,以「其他原因」充數。

很多考生常常在「同意」的立場,又在文末加一段「不同意」的內容,以為能夠顧此及彼,反映史識全面、充實,但其實站在考評角度,卻是前後矛盾,不能一貫,殊不足取。所謂資料「足以解釋」某結果的出現,是指單從資料提供的原因出發,若只有那些原因,是否便會導致結果,並不是資料提供的「題旨原因」是導致結果的原因這麼簡單,而是指導致「結果」的所有原因都寫在資料當中。

純文字解說或者令人難懂,舉例來說:

1. 原因A、原因B、原因C都導致結果

2. 資料提供了原因A、原因B

若立場為同意,單寫「原因A、原因B如何導致結果」,便與「根據資料,解釋某結果出現的原因」並無分別,不能另成題型。而最後加上「尚有資料未有道及的資料C」,更是畫蛇添足之舉,2012年的考評報告已經反映了考評局不支持這種「偽中立」的寫法。為了令答卷避免與「根據資料析論因果關係」題相同,在寫畢原因A、B與結果的關係後,可以選擇否定原因C與結果的關係,或是指出資料其實有提及原因C,一般來說後者比較常見。


至於持反對立場,即認為資料不足以解釋該事的考生,絕不能以資料中沒有「其他原因」,而「其他原因」有導致結果為由作立論的理據。早在〈因果關係題(1):題型概念說明—反對與其他原因〉一文,已經解釋過在因果關係題持反對的考生不宜以「其他原因」答題。在這個題型亦然,關鍵在於這題型要求考生聚焦於「資料原因」,是或非的取態都應該回歸於「資料原因」中討論,換言之並非資料的原因統統不入「扣題」的範圍,除非是在寫法上將「其他原因」與「資料原因」扣上關係。



注意事項

基本上,也是同意的立場較為易答,因為資料會有顯而易見的「直接原因」,寫上一兩段絕非難事,起碼獲得中等成績。甚至有容易的題目,也就是資料提供了三個或以上原因,換言之考生無須多花心思將「其他原因」扯上關係都已經可以有充實的答卷,即類近於「根據資料析論」答法即可。


當然,要以防萬一,還是應掌握一些答題技巧。從上文可見,要獲得不低的分數,最基本的要求是了解明顯的「資料原因」,在答題時篇幅比例要均衡。由於考評局的設題可謂字字珠璣,少有數句悉是廢話之理,而資料一般不多於四行,換言之「資料原因」出現得相對密集。故此,考生最先應留意的,是「additional marker(額外標記提示)」,在語文科的閱讀理解試卷有時候也很強調這點,因為「另外 / 而且 / 加上 / 還有」等詞意味著在前、在後均有不同性質的論點。留意到這些提示,尋找「資料原因」就更加輕鬆了,也不會出現將兩項原因視作同一項原因的情況,如2012年試題卷一必答題的資料五,便是用了「一方面......另一方面......」的結構。



更重要的一點是尋找「概括性字眼」。在概念解說中已有提及,寫畢直接原因後,可以連帶寫「其他原因」其實資料亦有提及,要做到這點就要借助「概括性字眼」才可發揮。樣本試題(頁7,題5b)可謂完美地詮釋了這點:


資料二:
唐玄宗年歲已高,漸怠於處理政事。李林甫善於刺探皇帝的心意,唐玄宗任之不疑。與李林甫同時為相的張九齡、李適之,皆遭罷逐。李林甫居相位凡十九年,蒙蔽天子耳目,諫官無敢正言。

改寫自《新唐書.奸臣列傳》



資料三:
開元年間
邊將二十八人中,漢人佔二十六。
天寶年間
除一二人外,邊將幾乎全為胡將。

改寫自李樹桐《唐史研究》



(b)     資料一及資料二是否足以解釋安史之亂出現的原因?試據史實加以論證。(10)




評卷參考:(頁14)
考生認為資料二及資料三足以解釋安史之亂出現的原因,可循以下思路撰寫:
唐玄宗怠政,引致李林甫專擅,造就機會予安祿山發動亂事,如:

  • 排斥異己,張九齡等遭罷逐。
  • 敗壞吏治,使諫官無敢正言。
  • 大量任用胡人為邊將,以絕「出將入相」的情況。

其他導致安史之亂的論點,亦僅為唐玄宗怠政之結果,如:

  • 寵信安祿山以致一人獨擁三鎮。
  • 不察中央及地方兵力失衡。
  • 任用楊國忠並忽視將相不和。



同意的共有六大論點,首三點均是顯而易見的「資料原因」,分別為兩項屬於資料二,一項屬於資料三,考生應不難發現。但最巧妙而這題型獨有的,偏偏是第二項思路,即「其他原因」出現在資料當中,關鍵在於概括性字眼「唐玄宗......漸怠於處理政事」,怠政是明顯的負面抽述,但沒有指明任何實質的事實,正好加以利用。餘下的功夫就只是如何將另外的原因與怠政扣上關係,例如是一些本應可以避免的問題,「怠政」便會將其惡化,促成亂事等。換個角度看,資料二若以句號作分隔,共有四句,第二句指李林甫,但眾所周知安祿山極懼李林甫,因此「任用李林甫」不會導致安史之亂,但若寫「任用奸相」則可構成原因,第四句也補充了一些「奸相」的所作所為;第三句則是答題建議的「張九齡等遭罷逐」;第一句卻未見有關,這自然不是考評局刻意混淆視線,而是考生不察設題者的深意!


最後補充一點就是審題需小心,特別是這題型,一項資料的話除非概括性字眼貢獻極大,否則很難處理15分的題目,所以設題時可能是解釋兩件事,如2012年試題「分別加以析論」,2014年試題問國共內戰,字眼並非「資料內容是否足以解釋結果」,而是「共產黨勝利,國民黨失敗」,暗示了在同一個原因當中,兩黨的內容都需提及。
中史補習基本已滿,多謝支持。

TOP

留名!!
THANKS

TOP

強貼留名...介紹得好詳細

TOP

工作繁忙,將盡量每一星期更新一篇。
中史補習基本已滿,多謝支持。

TOP

回覆 24# abc281007 的帖子

先多謝師兄的分享
但我想問 師兄你係點樣做到
主科OK 兩科X 又得?

TOP

強帖留名..

另外請check pm

TOP

論述題表現與評級分數

近日俗事纏身,久別重寫,還望見諒。是次要說的是兩個經常遇到的問題:
1.
如果時間不足,詳細寫某一兩個重點好,抑或是分散投資,多寫但不重點著墨好?

2.
到底論述題如何給分?





本文主要回答的是第二個問題。其實早在〈有關新高中中國歷史科的基本資料(成績與評分)〉一文,就已經提及過會先訂範圍,再確定細分。更準確的說法是,藉著該答卷內容的均衡性、史料引用、扣題等因素,先決定一個評分起點,或者就是日校老師會提及的三上、三下、四上等分數級別。至於實際的準則,就是視乎考生於年報屢見的「評分準則」表格,即按「內容/概念」和「能力表現」去決定「所得分數」。問題在於,該表格的內容相當籠絡,學生一般不知其所以然。

我且舉例如下,在2016年前,必答題的最後15分應該都是綜合甲、乙部的論述題。換言之,該題屬於雙核心題目(2014年卷一題4C亦為一例),而具體評分準則大致如下:


  甲部內容
  
  
  
  
  
  
  
   +

  
  乙部內容
  
  分數
  
  均衡
  
  多角度
  
  充足史料
  
  均衡
  
  多角度
  
  充足史料
  
  13-15
  
  均衡
  
  多角度
  
  史料欠充實
  
  均衡
  
  多角度
  
  史料欠充實
  
  10-12
  
  稍多
  
  多角度
  
  充足史料
  
  稍少
  
  單角度
  
  
  
  10-12
  
  均衡
  
  多角度
  
  史料空疏
  
  均衡
  
  多角度
  
  史料粗疏
  
  6-9
  
  均衡
  
  單角度
  
  充足史料
  
  均衡
  
  單角度
  
  充足史料
  
  6-9
  
  偏多
  
  多角度
  
  充足史料
  
  /
  
  /
  
  /
  
  6-9
  
  均衡
  
  單角度
  
  史料空疏
  
  均衡
  
  單角度
  
  史料空疏
  
  3-5
  
  偏多
  
  單角度
  
  充足史料
  
  /
  
  /
  
  /
  
  3-5
  
  偏多
  
  多角度
  
  史料空疏
  
  /
  
  /
  
  /
  
  3-5
  
  偏多
  
  單角度
  
  史料空疏
  
  /
  
  /
  
  /
  
  0-2
  


當然,遇到部分表現較佳的題目,標準會訂得稍嚴,但一般情況可參上表

中史補習基本已滿,多謝支持。

TOP

困難與解決困難型(1):題型概念說明與短分題處理

在因果關係題後,接下來介紹的題型是「困難與解決困難型」。不同的老師會對這題型自行命名(甚至不視之為一獨特題型),所以每逢介紹有題型,必然有概念說明的部分。本文除了這部分外,還會簡單講述這題型的短分題該如何處理。


概念簡介

「困難與解決困難型」主要分為兩種設問模式,一種問的是「反映了什麼問題」,另一種是「如何解決問題」,即使是後者其實也要求考生理解前者的答案,因此一般會作為15分的論述題題目。典型例子為練習卷的秦皇漢武試題

a問:「資料一和資料二的情況反映秦始皇與漢武帝在管治上遇到什麼困難?」
b問:「秦始皇和漢武帝如何解決資料一與資料二所述的困難?試援引史實加以分析。」



前者是「困難」,後者是「解決困難」。當然,並不必然是「困難」才屬於此類題型。例如2012年卷一題2a問「資料一和資料二分別反映春秋時期哪兩個現象?」,所用的詞語雖然是「現象」,但仍不脫這題型的精神,其他情況如「周天子的地位」等亦同。用較寬鬆的角度來說,2012年題3「分析資料一至三的內容如何有利漢武帝的統治」也可歸入這類,因為「有利統治」主要從兩個層面入手,第一是產生了作用(正面影響),第二是解決了問題(負面影響減少)。


顯而易見,這題型會較常見於與統治術有關的課題,卷一來說出現在甲部的機會比乙部大。這題型出題相當靈活,變化可以從資料入手,亦可以從設問入手,頗能考核考生對當朝的史實認識。不論如何,這題型或以一個困難為中心,或以一項政策為中心,要求考生理解前因(出現困難)、後果(能否解決困難,或有否產生其他困難)。



短分題處理—從資料找出問題

1. 文字

在短分題中,大多是要求從資料入手(論述題亦然),分析出問題所在,如上舉的練習卷試題、2012年試題、2013年必答題(a)(iii)等。資料來說,主要是文字、數據、地圖三大類,當中文字最常見,從內容去細分又有概論、史例兩大類。


概論方面,考生只需要抱住簡單意識即可。既然是「困難與解決困難型」,找出問題必定是第一步,而困難大多是施政困難,基本上寫得負面的內容,就離答案不遠了。且以樣本試題及練習卷試題為例,略作示範:


1.
樣本試題

丞相王綰向秦始皇上奏:「六國剛被消滅,燕、齊、楚三地遠離首都,不分封諸侯,難以維持該等地區的穩定。」
負面字眼:
難以維持該等地區(燕、齊、楚)的穩定

2.
樣本試題

主父偃向漢武帝進言:「現時諸侯連城數十,地方千里。他們平日驕縱奢侈,他日更有可能恃仗強大,聯合反抗朝廷。」
負面字眼:
(諸侯)更有可能恃仗強大,聯合反抗朝廷。

3.
樣本試題

(李鴻章):「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何嘗能實在放手辦理?」
負面字眼:
不能放手辦理。

4.
練習卷

丞相李斯對秦始皇上奏:「現今天下已統一,世間事理可由君主所判定。……人民聽到政府下達的政令,各自以其所學加以討論,或議論紛紛,或誇言於君主以搏取名聲,或提出不同見解以顯示高明,甚至率領臣下指責陛下的過失。
負面字眼:
指責陛下的過失


經歸納應可找出本來「事理可由君主所判定」,但實際情況是會被臣民指責。

5.
練習卷

董仲舒對漢武帝說:「現今各家各說,旨意不同,在上位者無法建立彼此接受的準則,致令法則屢次改變,人民無所適從。」
負面字眼:
1. 在上位者無法建立彼此接受的準則
2. 法則屢次改變,人民無所適從


當然,在找出負面字眼後,還要經改寫、昇華,才能是一個好答案,主要是轉化為統治問題,如例1、2是統治問題(或地方管治問題),例3應轉化為「李鴻章辦洋務得不到充足支持」,例4應指出是皇帝的權威受質疑等。簡單來說,步驟為先找出相關的內容(負面字眼),然後作答,結構為「根據資料...(相關內容)...,反映了(扣題的改寫,以問題作結)」。


至於文字資料的史例,一般情況都會提供多於一項史例,如2012年題2的資料二便提供了兩項史例,其實是要求考生「合二為一」,作出歸納式的答案。處理方法亦相當簡單,「合二為一」其實只需「抽common factor」,由具體史例轉為一個概括性的答案即可,如該題的「山戎侵燕」、「狄人侵衛」,都是外族進攻中原諸國(概括),寫出「外族侵擾(負面形容詞)中原」即可。又例如2013年必答題(a)(iii),資料寫米價、馬價的變化,最終並不要求考生寫米價、馬價,都是歸納為物價。



2. 地圖

至於地圖,考評局設題的地圖盡量是已經省去不必要的內容。換言之,餘下來的內容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設例如下:

資料一:


(a)     資料一反映西周面對什麼問題?試簡略說明。(4)


地圖所提供的資料,大抵有以下數項:
周的勢力範圍、殷遺民及舊貴族的勢力範圍、四夷位置、河流位置。

基於對封建制度的認識,考生應不難將首兩項放在一起聯想,但「周的勢力於西方,殷商殘餘勢力在東方」嚴格來說並不是一個周朝面對的「問題」,捨棄位置比較後,唯一餘下的線索就是雙方的大小,能夠得出「商力量大於周」的內容,稍作改寫便得出「殷商殘餘勢力威脅著周朝」、「周朝未能妥善管理東方廣大殷商勢力地區」等答案。

至於四夷,地圖也提供了兩項線索,一是數量而二是分佈,若利用前者可改寫成「四夷數量眾多,力量龐大,威脅周朝」,後者為「四夷對周形成包圍之勢,威脅周朝」。

河流位置及比例尺方面,作用相對較弱,充其量是發揮輔助作用,如寫位置時可寫「淮河流域」被殷人或夷人佔據,而不須寫「東方」,或寫周佔的土地約四百里,商佔六百里等。


3. 數據(比較)

不論是數據還是文字資料,有些時候都會以前後時期比較為內容,如戶口變化、叛變次數、東漢則有皇帝年歲等等。處理的思維與上述大同小異,既然是「困難」或「問題」,這樣必然是前期較好而後期較差,這樣先根據資料寫出轉變或比較結果,然後按結果得出一個困難即可。如樣本試題題8


資料一:1894年中日海軍實力比較
項目
北洋艦隊
日本海軍
艦隻數目
25艘(1888年前下水)
33艘(9艘於1889年後下水)
主力艦航速
15海里
23海里

根據資料一,中國在甲午戰爭面對什麼困難?




明顯地,比較結果有兩項:
1. 艦隻數目較少,且舊:少是量而舊是質。
2. 主力艦航速較慢:機動性較低或較易被擊沉等。(題目問在戰爭中面對的困難,不外乎實力、戰術配合等,單寫慢是不足以獲滿分而回的)



至於2012年題2的資料一,則是前後時期轉變比較,合二為一後應不難得出周天子地位(概括)衰落(負面)的答案。

[ 本帖最後由 abc281007 於 2014-11-2 03:48 PM 編輯 ]
中史補習基本已滿,多謝支持。

TOP

2014年文憑試考生答題範例已經公布!連結為:http://www.hkeaa.edu.hk/tc/HKDSE/assessment/subject_information/category_a_subjects/chi_hist/sp/2014.html,同學應仔細參考,更詳細的資料可待11月15日的會議,或其後將放置上網的考評會議簡介。


「額外示例」似乎純粹為應屆考生提供更多的答題示範,並無他意。
中史補習基本已滿,多謝支持。

TOP

Martin~

TOP

重要聲明:小卒資訊論壇 是一個公開的學術交流及分享平台。 論壇內所有檔案及內容 都只可作學術交流之用,絕不能用商業用途。 所有會員均須對自己所發表的言論而引起的法律責任負責(包括上傳檔案或連結), 本壇並不擔保該等資料之準確性及可靠性,且概不會就因有關資料之任何不確或遺漏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或 損害承擔任何責任(不論是否與侵權行為、訂立契約或其他方面有關 ) 。